1
我叫王金凤,今年32岁,家住农村,有个5岁的儿子,和老公贾木是相亲认识。
结婚后老公常年外出打工,平时我和婆婆在家,日子过得还算平稳。
几年前,小姑子所在的城郊村庄因为拆迁,她家获赔了两套房,还到手了部分赔偿款。从此她一副野鸡变凤凰的态势,觉着自己是城里人了,每次回老家都耀武扬威,以城市人自居。
为了搬新房温居,小姑子几乎天天给我打电话,目的只有一个,不能像我们农村人,拿箱奶、提两瓶酒就行了,要有红包,红包还不能少了。
婆婆每次听到小姑子打电话,都生气地说:熊妮子,还真当自己是城里人,摆什么谱,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?她还嘱咐我别听小姑子的,我们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。
我嘴上答应着,心里虽然不喜欢小姑子张扬,但是我们也是讲面子的,不能太寒酸。
老公在外打工,我打电话和他商量,我们和婆婆各包1000元的红包,毕竟那是他亲妹妹。小姑子脸上有面了,在婆家也有地位。
婆婆知道了,心疼地说大半年的庄稼都白种了。
2
小姑子家温居那天,我们拿了四样东西,带着两个大红包去了。小姑子一看红包里的钱,直接把我和婆婆叫到卧室里,一阵数落。她埋怨我们的红包这太小,看她大姑姐一下子掏6000。
婆婆立马傻眼了,那两个红包可是我们大半年的收成,我们这是发了狠心给她长面子,才包了这么多。
我也附和着给小姑子解释,她大姑姐是大省城的,我们是农民,没法比。
小姑子叨叨个没完,直到婆婆生气了要走,她才肯罢休。她知道要是娘家人不吃饭就走,她更丢人。
那之后,小姑子不是嫌夏天热、有蚊子,就是嫌冬天冷、没暖气,很少回来看婆婆,电话也没有。婆婆气得骂她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。
3
去年秋天,婆婆因病去世。小姑子非但不伤心,反而直接告诉我们,两位老人都没了,她付礼钱时肯定要少付。
我和老公忙着伤心和办事,哪有空搭理她。没想到她真的只付了600。
在我们这儿,条件很不好的闺女礼钱也得1000,除非对娘家有意见才会低于这个数。
看来小姑子是对我们有意见啊。
我百思不得其解。扪心自问,自从结婚,我对待婆婆从没怠慢过,生病住院,花钱伺候,我样样做到老人满意。
老公见我对此事耿耿于怀,才告诉我,小姑子找过他要求平分婆婆的遗产,他没答应,所以小姑子才作妖。
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,我释然了。
广告胆小者勿入!五四三二一...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!×
4
先别说农村没有闺女平分遗产的先例,就凭婆婆生病后期想闺女,我三番五次打电话都请不来小姑子。她不是嫌医院脏,就是嫌家里不卫生,还嫌婆婆啰嗦,更别提衣不解带地伺候婆婆了。
婆婆的任何费用她不承担一分,也不尽孝,老公正是亲眼目睹了小姑子的作为,才没答应她的要求。
小姑子没分到一分钱,从此不和我们联系,就连今年清明小姑子都没来给父母上坟。
没想到上周末,我竟然接到了小姑子的电话。原来小姑子生了二胎,再两天就要喝满月酒了,到时候希望我和她哥去。
说实话,我对小姑子是有怨恨的,毕竟因为婆婆去世的礼钱,她让我们在村里人面前丢了脸。但一想到,她毕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与老公有血缘关系的人,并且小姑子主动打电话来,说话态度极好,我犹豫了半天还是答应了。
我与老公一说这事儿,他也爽快地答应了,我知道他从心里是惦记妹妹的。
5
我和老公商量,虽然小姑子不仁,但我们不能不义。我们作为小姑子唯一的娘家人,又有了温居那次前车之鉴,这次我们一定给小姑子做足面子。狠狠心,我包了5000的红包。
我生儿子那时小姑子才拿了600,这些钱足足是小姑子当初的八倍多。
谁知这次,我们又冷脸贴了人家的热屁股。
小姑子这次生了个男孩,她婆家很重视,专门选了不错的饭店好好庆祝。这也是小姑子为啥厚着脸皮给我们打电话,让我们来的原因。
我们刚进饭店门,小姑子就看到我们了,她面带笑容地走过来打招呼。我赶紧把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她,谁知她在拿到红包的那一刻,脸色立马变了,说也没安排我们的座位,就别上桌吃饭了。
老公一听,立马急了,是她打电话让我们来的,竟然没我们的座位,不让我们上桌,我们的脸往哪儿搁?
妹夫听到动静赶紧过来,让我们别着急,小姑子意思是没想到人这多么,单间满了,安排我们在大厅一个角落坐下,让我们别见怪!
听到妹夫说的,我拉着老公赶紧坐下,大喜的日子,咱们自己人,尽量给小姑子留足面子。
6
谁知我们的桌子就在大厅侧门旁边,小姑子和妹夫的对话被我俩听得一清二楚。
原来,小姑子又嫌我们红包小了,说她大姑姐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都给了一万,只有舅舅舅妈这么寒酸。
小姑子埋怨妹夫,她本不想让我们来,知道我们也不出血,是妹夫坚持让小姑子打电话,觉着孩子姥姥家不出面不好看。
老公站起来想冲过去,我拽住他,把小姑子叫过来,从她手里夺过我们的红包,大声朝着大厅中央道:外甥满月酒,我们当舅舅舅妈的包了5000的红包。这5000是我们一年的所有收成,小姑子却嫌少,还不让我们上桌吃饭。我们收回,从此我们不再是她的娘家人!
大厅里议论纷纷,都觉着我们能包5000的红包简直太有面了,还有人嫌少。
小姑子或许没想到我会当众示威,指责我,说她和老公是亲兄妹俩,我有什么资格决定他俩的关系。
此时,老公斩定截铁地对小姑说:你嫂子说的就是我想说的,我们一直念及兄妹情,一再包容你。既然你嫌我们穷,以后咱们路归路,桥归桥,井水不犯河水。
说完,老公拉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这件事对小姑子婆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,小姑子婆家也知道了她的为人,估计她今后在婆家的日子也好过不了。
但是,这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?我们该做的已经做了,是她自己的选择!